随着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理解的深入,保护包括鲸鱼在内的那些海洋巨兽的努力也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近日,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小编获悉,一个由全球顶尖科学家、公民社会组织、各国政府以及科技创新者共同打造的数字平台——BlueCorridors,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一个更智能、更协同的海洋保护时代。
据介绍,BlueCorridors平台汇聚了长达三十年的鲸鱼追踪数据,并结合了当前海洋面临的威胁信息及创新的保护解决方案。
这项突破性的工作,旨在清晰展现巨鲸赖以生存的“蓝色走廊”——这些人生就是博官方平台是它们在广阔海洋中觅食、繁殖和社交的关键迁徙路径。在对来自全球50多个研究小组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之后,这一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给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和海洋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2025年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6月9日~13日,法国尼斯)召开前夕推出的这个其目标与《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到2030年保护30%海洋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同时也体现了为什么要批准《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
该平台的核心功能,使它成为了一个海洋保护领域的强大工具:用户可以根据物种和季节,生成并分享详细的鲸鱼迁徙路线图,直观了解这些海洋巨兽的全球旅程;平台提供丰富的保护数据,为未来海洋保护区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保护措施能够覆盖最关键的区域;
该平台整合了航运路线、捕捞强度和气候变化等威胁层,平台清晰地揭示了鲸鱼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帮助决策者更精准地识别问题所在;此外,这个平台还展示了鲸鱼最脆弱的热点区域的实际案例,并提供了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
海潮天下小编查看了该平台的官宣,里面也提到了存在的挑战:这些生命线正面临日益增长的威胁。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工作,14种大型鲸鱼中,仍有7种处于“濒危”或“易危”状态,它们面临着船只撞击、渔具缠绕、水下噪音、塑料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加速带来的日益严峻的风险。
Q2、BlueCorridors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不可否认,这种黑科技为海洋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不过,这种高度依赖科学数据和技术分析的保护模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激发全球公众的广泛参与和个体责任?除了提供信息,这个平台(或者说这类平台)是否还可以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方式,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远在千里之外的鲸鱼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股更强大、更持久的保护力量?
Q3、“30%”的保护区域 vs 鲸鱼的“蓝色走廊”之间,是否存在最优的重叠、以及协同策略?在实际划定和管理这些保护区时,如何平衡鲸鱼迁徙需求与渔业、航运等人类活动之间的矛盾?怎样确保这些海洋保护区不仅是纸面上的数字(俗称的“纸上公园”是也),而是真正能为鲸鱼提供安全通道的“生命线”?
王海诗.30年数据积累!这张“蓝色走廊”地图,告诉你鲸鱼去哪儿了.海潮天下.2025-08-02
400-820-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