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国际捕鲸委员会”就已经成立了,一旦成为成员国,便需遵守《国际管制捕鲸公约》。中国作为会员国之一,虽然历史上不太涉及捕鲸,并且从1981年起全面停止了鲸鱼的猎捕,但始终保持着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自1983年起,国际捕鲸委员会就开始严格禁止任何国家进行商业捕鲸活动。然而,《禁止捕鲸公约》直到1986年才正式生效。尽管如此,鲸鱼的捕杀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从两万多头降到了两千多头。即便是捕鲸历史悠久的美国,也早已停止了捕鲸活动,甚至成为反对商业捕鲸的主要国家之一。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2022年北海道的商业捕鲸活动正式开启。就在活动的第一天,北海道的捕鲸船队便成功捕获了一头小须鲸,地点位于鄂霍次克海海域。预计到年底,将捕捞133头小须鲸,较2021年捕获的91头有所增加。
日本曾是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成员国,加入时间是1951年。然而,2019年,日本宣布退出该委员会,紧接着在退出的第二天恢复了商业捕鲸活动。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出海的两艘捕鲸船就捕获了1430吨鲸肉。
事实上,即使在日本是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成员国期间,他们也从未真正停止过捕鲸。捕鲸的理由并非商业用途,而是为了科学研究。另外,日本的商业捕鲸活动尊龙凯时官方网站不仅限于捕捞小须鲸,像塞鲸和布氏鲸等其他鲸类动物,也常常成为捕猎目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国际捕鲸公约》当中明确规定: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捕鲸是允许的,前提是捕捞的鲸必须被充分利用,包括鲸肉的销售。因此,日本得以在这一规则下合理进行捕鲸,尽管这样做使得捕杀的数量有所减少。
商业捕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专门的捕鲸船和鱼叉技术出现,捕鲸业才开始蓬勃发展。早在1372年,欧洲的巴斯克人就敢横渡大西洋,前往纽芬兰和冰岛沿岸进行捕鲸。但要说商业捕鲸真正进入辉煌阶段,还是得归功于18世纪。当时,人们发现鲸脂可以提炼出鲸油,而鲸油又能使捕鲸船在海上长时间作业,不必频繁返回岸上。
商业捕鲸一度进入低谷,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导致鲸的数量急剧下降,再加上石油的普及使得鲸油不再稀缺。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鲸产品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商业捕鲸重新焕发活力,但这对鲸类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许多鲸种的数量骤减,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
日本的捕鲸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发现,早在“绳纹时代”就有捕鲸活动的痕迹,弥生时代的捕鲸壁画更是证据之一。对于北极地区的人来说,捕鲸活动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当时他们使用的工具非常原始,仅是石器。
当时的捕鲸工具不够先进,人力捕鲸也非常艰难,尤其是捕捞体型庞大的鲸类,捕捞量自然非常有限。再加上古代捕鲸活动无法远航,规模小,无法像现在这样形成大规模产业。
对大多数人来说,吃鲸肉或许显得有些怪异,但在日本,鲸鱼早已融入他们的饮食文化。对于部分日本人来说,鲸鱼肉和大鱼差不多,成为了一种日常食材。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时,海洋资源,特别是鲸鱼这样的体型庞大的海洋动物,成了他们重要的肉类来源。
例如,布氏鲸这种鲸类,其体长可达12米,体重约18吨,肉质丰富,足以支撑大量的食物需求。冰岛曾向日本大量出口鲸肉,尤其是长须鲸肉。
然而,日本对商业捕鲸的痴迷,并不仅仅出于食用鲸肉的需求。前文提到的鲸脂,可以提炼出鲸油,而鲸油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用作高级润滑油、合成硝化甘油等重要工业原料。
尽管商业捕鲸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且争议不断,但世界上不仅仅是日本在进行商业捕鲸,冰岛和挪威也在其中。不过,冰岛最近宣布将从2024年开始关闭捕鲸产业。你可能没想到,冰岛决定停业的原因,竟然与日本恢复商业捕鲸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日本以科学研究为名捕鲸期间,捕捞量远不及商业捕鲸时期,无法满足日本国内对鲸肉的需求。于是,冰岛的鲸肉开始大量进入日本市场。然而,随着日本在2019年重启商业捕鲸,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冰岛的鲸肉难以大量进入日本市场,导致冰岛的捕鲸业收益急剧下降。同时,冰岛的鲸观光产业发展迅速,游客越来越多,禁渔区逐步扩大,捕鲸活动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那么,为什么要禁止商业捕鲸?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例如,日本捕捞的小须鲸,已经在2021年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重要的尊龙凯时官方网站是,其他鲸类的数量远远低于小须鲸,许多鲸种已经濒临灭绝。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进行捕鲸,这些美丽的海洋生物很可能会像一些已经灭绝的物种一样,永远消失在地球上,成为历史和影像中的记忆。
400-820-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