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集群”由赛迪顾问识别而出,代表着全球产业集群建设的最高水平。其综合规模世界领先、前沿创新能力蜚声国际、要素资源高度聚集融通,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首批蓝鲸集群共七个,遍布亚、美、欧地区,产业辐射全球170余个国家及地区,创新成果独揽全球1/4,合计经济体量超4万亿美元。
旧金山-圣何塞集群是半导体发源地,其发展经历两次低潮,但又凭借新兴产业强劲复苏,当前在多重外部压力下,集群仍是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创新集聚地与策源地之一。
19世纪中叶,“淘金热”为整个旧金山湾区带来了移民浪潮,推动湾区成为劳动力、企业、资本等资源集聚地。20世纪初,旧金山-圣何塞地区依托天然资源禀赋,已拥有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旧金山成为美国第四大港口城市,钢铁、船舶造修、贸易与金融业快速发展,而圣何塞所在的圣克拉拉县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罐装食品和水果加工中心。传统产业蓬勃发展极大拉动了经济增长,1919年旧金山-圣何塞地区①的产值、租金和税收均占据全加州的55%以上,是美国西海岸经济重镇之一。良好的经济基础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等全方位发展。
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工学院院长弗里德里克·特曼教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园区——斯坦福工业园,向初创企业租赁办公用地和厂房,为学校教师、学生创业提供了沃土,并推动了大学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化,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产学研融合发展,助力惠普、瓦里安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八名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技术骨干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其中包括集成电路工业制造技术的发明者罗伯特·诺依斯、“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等,由此拉开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序幕,并衍生出众多高科技企业在旧金山-圣何塞地区“生根发芽”。
在第一批创业公司诞生的同时,政府与资本同样功不可没。美国政府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至关重要的客户,尤其美国国防部通过采购基金支撑了旧金山地区第一批创业企业茁壮成长,如仙童半导体公司在发展初期几乎全部客户均来自于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约有80%的营业收入来自美国国防部。风险投资体系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技术+资本”的风投模式助力创新型企业面向市场快速成熟,并且形成了区域内自我循环的金融系统,旧金山沙丘路成为了美国投资机构的重要集聚区之一。
旧金山-圣何塞集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经历过两次低潮,而后又凭借新兴产业再次领航全球信息产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日本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进入了短暂的低潮期。1984年,美国所有的256K DRAM市场被日本占领;1985-1986年,整个旧金山-圣何塞地区由半导体公司倒闭或裁员所导致的失业率高达20%。但同时,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也向高度专业化转变,开始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相对独立的分工格局,设计与研发仍留在了旧金山-圣何塞地区,由此其在全球研发创新中心地位逐渐凸显。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旧金山-圣何塞地区软件业崛起,Adobe、Cadence、Symantec等企业诞生并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软件业的重要先锋力量。
21世纪初,美国遭遇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发展受到重创,2000-2004年约有52%的互联网企业倒闭或被兼并。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众多企业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提升尊龙凯时科技盈利能力,并布局新的业务线,如谷歌发展搜索广告业务实现可持续盈利,苹果先后推出了iPod、iPhone等划时代产品。同时,2004-2010年旧金山-圣何塞地区集中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互联网平台,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Uber等,新模式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领全球移动互联网兴起,并推动集群走出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阴霾。
2021年以来,特斯拉、甲骨文、惠普、Palantir等知名科技科技企业纷纷将总部搬离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出现了所谓的“科技大出走(tech exodus)”现象。造成“科技大出走”的原因,主要是加州营商环境竞争力的下降,加之新冠疫情的“推波助澜”。从营商环境来看,2023年加州营商环境在美国50个州里排名倒数第三②。首先,加州税收较高,企业州所得税最高达到8.84%,而德州仅为0.75%,个人所得税最高可达13.3%,是全美国最高水平;其次,旧金山-圣何塞地区房价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22年底其房价中位数已接近全美中位数的五倍;此外,加州劳工保护和监管严格,导致企业面临较强的政府监管压力。严峻的营商环境使得企业经营成本高企,而在新冠疫情期间,企业经营与政府疫情防控之间产生矛盾,进一步激发了部分企业迁出意向。
从龙头企业来看,确实存在部分企业“出走”现象,但与此同时,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仍旧向集群涌入。在人才上,近年来旧金山-圣何塞地区总人口呈现净流出态势,但专业人才仍持续流入。2022年,其整体就业人数较2019年下降了3.1%,而信息技术从业人员不降反升,净增加约2.9万人,增长了17.1%,是所有行业门类中仅有的6个保持了正增长的行业之一,并且是增速最快的行业。在新增企业上,2019年旧金山-圣何塞地区新成立企业数量为9387家③,占全美13.2%,而2023年上半年新成立企业366家,占全美19.8%。受经济环境影响,虽新增企业数量有大幅下降,但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在全美份额较2019年提升了6.6个百分点,全美科技创新企业资源向集群进一步聚集。在投资上,2021年美国约有43%的风险资金流向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投资总额是2020年的两倍以上。2022年风投热情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21世纪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在部分“老牌”企业搬走的同时,更多新资源涌入、更多新企业崛起,旧金山-圣何塞集群吸引力与生命力犹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旧金山-圣何塞地区之所以能度过低潮、兴盛不衰,并且持续引领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其拥有产学研一体的创新网络、百花齐放的风险投资与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得以源源不断地吸引创新人才、创业团队集聚,在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稳站一席之地。
从斯坦福工业园成立开始,旧金山-圣何塞地区逐步建立起了产学研一体的创新网络,形成了由科研到产业再到回报科研的良性循环。如斯坦福大学实施了“产业联盟计划”,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对接平台,并成立了技术授权许可办公室(简称“OTL”),专门服务于学校科研成果转化,近10年来每年都有超过100项技术授权,由实验室走向企业,而授权所产生的收益则反哺学校技术研发,仅2022年OTL就为研发人员、院系和学校提供了合计达4387万美元的授权收益。同时,斯坦福大学约有60%的工程专业教师受雇于企业或在企业、政府中担当顾问,人才的跨主体“共享”推动形成了产、学、研共生共荣的发展态势。此外,旧金山与圣何塞地区拥有完善的科技服务机构,包括科技中介、孵化器、律师服务等。完善的创新网络培育了一批源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业团队,同时也持续吸引全球人才及创业团队向集群聚集。
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是旧金山-圣何塞集群崛起的关键“支点”。在沙丘路一度聚集了全美三分之一的投资机构,这些机构遍布不同的投资阶段,从早期孵化到较为后期的PE均有专业基金支持。从规模来看,除了Insight Partners、Sequioa等大型基金外,当地还活跃着大量小型基金、Solo GP,并且不断有新的基金和GP涌现。此外,旧金山-圣何塞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为初创型企业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的同时,还会参与到初创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重大决策中,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指导和咨询顾问服务,对初创企业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如Zoo尊龙凯时科技m、Airbnb、Snowflake等企业的早期发展都有投资机构的深度助力。
从19世纪旧金山湾区“淘金热”开始,旧金山-圣何塞地区便形成了独有的冒险和开创精神,而仙童半导体公司著名的“叛逆八人帮”更是奠定了其打破陈规、自由灵活的创新氛围。加州法律否认竞业禁止协议效力,没有竞业禁止条款的约束,极大促进了集群内人才流动,并且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衍生模式,众多创业团队脱胎于已有成熟企业,例如AMD、英特尔等20余家企业均来自仙童半导体公司,而这些企业又衍生出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形成了根植于本地的企业网络。此外,健全的创新体系、活跃的风险投资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尤其部分投资机构更倾向于关注连续创业者,在集群内部形成了“It’s OK to fail”的创新氛围,使得集群不断孕育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持续走在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最前沿。
400-820-8820